近年来,昆明市以抓实抓好雨露计划政策为突破口,将雨露计划纳入“2023年度昆明市十件惠民实事”,多措并举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和提高务工收入水平,有效帮扶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实现更高质量稳岗就业,推动就业帮扶打开新路子,迈上新台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注入新动力。
聚焦两类群体,精准识别帮扶对象
(资料图片)
补助对象识别“准”。将雨露计划作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日常跟踪和集中排查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线上数据比对、线下个人申报、干部排查等方式,及时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子女就读中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认定为雨露计划补助对象,确保“应纳尽纳”。
培训对象找得“实”。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三轮摸底排查,全面摸清5824名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分类实施技能培训、岗位推送等个性化就业帮扶政策,确保“应培尽培”。
精准核发三类补助,实现政策帮扶不漏一人
雨露计划“应补尽补”。2021年至今,全市累计审核发放雨露计划补助21972人次,补助资金3683.7万元,其中2021年发放9717人次、资金1457.55万元,2022年发放10576人次、资金1873.3万元,2023年发放1679人次、资金352.85万元。
2022年,为充分发挥雨露计划作用,防范化解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下降风险,昆明市对标上级要求,将补助标准从3000元/人/年调整到3000元-5000元/人/年,按就读学校类型以春季和秋季学期分类分层分期补助。
足额保障技能培训资金。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就业助力云南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任务落实,2022年11月起,先后选优4批27名学员赴深圳参加全省“雨露计划+”比亚迪就业技能培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电钳工技能培训10000元/人、操作工技能培训3800元/人标准补助,截至目前,已有15人到比亚迪公司稳定就业,月工资收入5000元以上。
及时核发跨省务工交通补助。抢抓春节务工人员返乡过节有利时机,摸清2022年度11989名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情况,核实发放5091人跨省务工交通补助资金529.46万元。2023年度此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强化四重服务,竭力搭建就业帮扶绿色通道
政策服务“面对面”。将雨露计划政策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政策“一本通”》向全市各级推广;制定《“雨露计划”学生学籍认定工作办法(试行)》,明确全省468所中高职院(校)类型和层级,为基层快捷划分学籍和学历层次分类发放补助提供便利;相继出台“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等一系列政策,以县为主体建立就业责任清单,明确项目入库、培训资金拨付、常态化选送学员等方法路径,及时指导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先后两轮通过电话核查15个县(市、区)200余名脱贫劳动力对雨露计划政策知悉率、稳岗就业情况,及时发布两期工作通报,常态化压实各级政策落实责任。
一站式服务“人对人”。乡村振兴、教体、人社部门协同配合,以比亚迪合作为契机,竭力搭建起农村劳动力“出家门进校门奔厂门”的一站式就业帮扶平台。乡村振兴部门干部全程陪同两期学员赴深圳参训,对学员讲授文明礼仪、安全防范知识,鼓励其学好就业创业一技之长,走出大山天地宽。
宣传服务“点对点”。通过“两微一端”、建立工作交流群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政策,发布《致“雨露计划+”比亚迪就业技能培训昆明学员的一封信》等8篇政策解读和信息;采访比亚迪入职学员,以讲好学员故事持续扩大正面宣传;开发线上报名“App小程序”,47人通过网络报名参加“雨露计划+”比亚迪技能培训。
数字化服务“一对一”。建立雨露计划毕业生常态化就业监测和帮扶机制,将享受雨露计划补助情况及时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对2022年度766名毕业生中已就业的611人紧盯是否稳岗就业,对尚未就业155人“一对一”提供岗位推送。
上一篇 : 美的集团:科陆电子向美的集团定向增发的股票将于2023年6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速递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