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有哪些含有楼兰的古诗 有哪些含有楼兰的诗句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那些古诗里有楼兰这个词啊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送剑与傅岩叟辛弃疾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献封大夫破插仙凯歌岑参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陈子昂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黄金装戎马。白羽集神兵。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代扶风主人答王昌龄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幽州胡马客歌李白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出自蓟北门行李白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孟冬风沙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秦州杂诗二十首杜甫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所居秋草净,正闭小蓬门。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烽峻,悬军幕井干。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许多古诗里都有“楼兰”一词,是什么意思?
分类: 文化/艺术解析:楼兰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楼兰古城位于东径89°22′22〃,北纬40°29′55〃,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西域古国名。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者。元封三年(前108),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既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王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昭帝元凤四年(前77),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后汉 *** 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楼兰古城中国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北。因遗址中出土的汉文文书上,用“楼兰”佉卢文对音为“库罗来那”称呼该城而得名。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等曾多次来此盗掘。50年代后,中国学者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古城平面近正方形,边长在330米左右,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筑。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运河东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组高大的木构建筑遗迹,曾出土汉文、佉卢文文书及简牍、五铢钱、丝毛织品、生活用具等。运河西南的中部,有3间木构土坯大型房址,房中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汉文文书、木简及早期粟特文和佉卢文文书,估计为衙署遗迹。其西的一组庭院,可能是官宦宅邸,南边分布着矮小的民居。城中出土的各种文书、简牍,被称作罗布泊文书。遗迹现状楼兰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旅游楼兰古城遗址西北距库尔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公里。楼兰文明历史上的楼兰国据《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消失之谜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消声匿迹。 水源改道?入侵?楼兰古城的发现1900年,楼兰古城被重新发现。有说法是新疆农民所发现,也有说法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所发现。在20世纪初的考察过程中,大量楼兰文物被国外考察团带走。xjbz.gov/xbzg/loulan/loulancyc/history/focus/loulan/许多古诗里都有“楼兰”一词,是什么意思?
1、楼兰国是西域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是一座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的神秘古城。
2、古楼兰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这里悠久的历史、天方夜谭似的传说故事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又意外地出现,引起许多人的兴趣,许多中外游人和探险家都不辞辛劳地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进发,去目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楼兰。
3、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在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人类的。
(资料图)
扩展资料:
1、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在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人类的。
2、楼兰是祖先留给巴州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也是巴州人的骄傲。同时也意味着挖掘、整理、研究楼兰文化。以各种方式展示楼兰及古西域文化,巴州人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
3、当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时代向巴州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就是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契机,以经济实力的全面增长为前提,有计划地开发楼兰及古城文化遗产。使它们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实际上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楼兰文化以新的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兰遗址
古诗中总提到斩楼兰、破楼兰,这里的楼兰到底指哪里?...
古诗中提到的“楼兰”,是指位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后来它为了躲避匈奴的围剿,把国家进行了迁移,还改了名字,叫“鄯善”。而之所以经常在诗中看到“斩楼兰”、“破楼兰”,不是说这个国家有多么强大,而是强调楼兰的可恨和*,是一定要肃清的一种势力。
一、古诗中的楼兰是指哪里在公元前三世纪,楼兰建国,但是因为地域小,人口少,一直被西域的大国控制和要挟。到了丝绸之路开启之后,这个地方才渐渐繁荣起来,楼兰才为人所知。但是因为他们处在中原和西域强国的夹板中生存,所以难免会依仗“墙头草”策略来谋生。在西汉时期,它曾当过匈奴人的“狗腿子”,它借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将刺探到的西汉民情和军情偷偷告知于匈奴,为匈奴侵扰西汉提供了便利。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丝绸之路上烧杀抢掠,中原客商可谓深受其害。这一点让汉武帝刘彻很是愤恨。于是就派兵征讨楼兰。南北朝时期,楼兰更是在几个政权之间来回“游走”,激怒了北魏,引来了“杀身之祸”,魏武帝拓跋焘派兵征讨楼兰,使其灭国。
二、为什么古诗中提到“斩楼兰、破楼兰”其实,对中原来说,楼兰只是一个小国,虽然有西域强国为其撑腰,但是剿灭它还是不太费力的。只不过,之所以古诗中会提到“斩楼兰”、“破楼兰”,多是在强调“楼兰非破不可”。作为一个喜欢实行“墙头草”策略的国家,它经常利用处于中原和西域交通要道的便利,侵扰中原客商和人民,让中原人从心里恨透了它。但是毕竟路途遥远,除非是比较有实力的君主才会想着去剿灭它,所以它就像一只蚊子一样,虽然力量不大,但是就是让你不得安宁。因此,古诗中借用“斩楼兰”、“破楼兰”的梗在强调:楼兰非破不可。
诗句是为情绪服务的,古诗中经常会出现“斩楼兰”、“破楼兰”会让人感觉楼兰很强大,不好破,而实际的情况并不是如此,作为一个西域小国,人口不过五千,兵不过三千,有什么势力和中原抗衡呢?只不过诗人用“破楼兰”来表达对它的讨厌之情罢了。
有哪些含有楼兰的诗句
含有楼兰的诗句
1.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
2.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3.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6.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7.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8.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9.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高适《东平留赠狄司马》
10.愿学北地傅介子,一节出斩楼兰王。——冯时行《安清桐夜坐有怀》
11.宝匣秘藏英气在,提携终拟斩楼兰。——周端臣《古剑》
12.宵传前路捷,游马斩楼兰。——张玉娘《塞上曲》
13.不待斩楼兰,闻已事薰粥。——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14.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辛弃疾《送剑与傅岩叟·莫邪三尺照人寒》
15.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16.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17.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18.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陈子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19.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曹唐《送康祭酒赴轮台》
20.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
标签: